今年以來,下峪口礦以科技創新為著力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應用,著力解決制約礦井安全生產難題,穩步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該礦加強專業研發團隊的建設,落實科研團隊責任,強化科研管理、目標考核,推行科技創新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由礦領導牽頭的6個研發團隊,承擔的10項科研項目中,其中3項已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其中在2-2采區輔助運輸巷試驗成功的《三軟煤層高應力區圍巖控制技術研究》項目,已在全礦的掘進巷道中推廣應用。該支護技術提高了巷道支護質量,控制了圍巖變形量,減少了巷道復修率,達到了節支降耗的目的;《礦井水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項目試運行正常,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礦區生產的發展,減少環保投入,改善礦區生態環境,實現企業“零排放”目標。

該礦將新工藝、新技術推廣使用作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在瓦斯災害治理研究方面,大力推廣定向長鉆孔卸壓瓦斯抽采技術和底板巖巷穿層鉆孔抽采技術,進一步優化鉆孔施工、封孔聯孔工藝,切實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在智能化裝備研究方面,做好遠距離供電供液和輔助運輸系統改造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促進礦井安全高效開采目標的實現;在綠色開采研究方面,重點做好沿空留巷技術及成套機械化支護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工作,提高資源回收率,積極推廣節能技術和裝備,降低企業綜合能耗。
為了緩解采掘接續緊張,該礦在2—2采區輔助運輸巷使用了鉆裝一體機,實現機械智能打孔。針對鉆裝一體機使用中封泥長度消耗時間過長,及時采購炮泥機縮短封泥問題,提高爆破效果。配備足夠的施工人員,在工作面打眼放炮期間打滯后的幫部錨桿、錨索。工作面支護期間,采用鉆裝一體機出貨,實現了多個生產環節的平行作業。鉆裝一體機的使用,對炮孔位置和炮孔角度進行精準定位,提高了炮孔施工質量的同時,進一步的提高巖巷單進水平。

開展了專利知識培訓會,對“五小”創新成果進行挖掘,加快創新轉換專利速度。目前已有礦用防外露錨桿、煤礦井下水泥毯式風橋、液壓支架推移桿連接頭等9項五小創新和
實用新型專利在井下使用。在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申請工作的同時,使職工享受到了五小創新和專利帶來的雙重效益,增強職工改革創新動力。(馬麥麗)